图片

夏季天气炎热,雪糕等冷冻饮品成为广大消费者解暑消热的首选,雪糕产品的质量安全引发消费群体的关注。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发文对雪糕等冷冻饮品监管情况进行通报。

上半年检出15批次不合格雪糕样品

市场监管总局7月16日发布的消息显示,据初步统计,2022年上半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组织监督抽检3137批次雪糕产品,检验项目包括蛋白质、甜蜜素、糖精钠、阿斯巴甜、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等。其中,检出不合格样品15批次,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单增李斯特菌和蛋白质。

图片

图片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雪糕抽检不合格指标中涉及的大肠菌群不合格,说明食品存在卫生质量缺陷,提示该食品中存在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菌落总数则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单增李斯特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人食用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后可能感染李斯特菌病,出现发烧、肌肉疼痛、恶心或腹泻等症状。

抽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加工过程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或者产品在运输、贮存、销售环节不规范操作引起的微生物污染。对发现问题的企业和不合格产品,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均已依法处置。

“大小布丁”质量不达标 企业回应

小布丁、大布丁等雪糕是不少消费者的童年记忆,很多人都爱吃。此次发布的抽检情况通报中,单价在1-2元的平价雪糕小布丁、大布丁抽检不合格的消息,引发关注。

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话题截图

抽检信息显示,标称东莞市新凯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小布丁奶油味雪糕,蛋白质检测值为0.46g/100g,而另一款标称义乌市乐久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布丁雪糕,蛋白质检测值为0.36g/100g,标准值为大于等于0.8g/100g。

对于蛋白质指标不达标,有网友疑惑,常吃的小布丁、大布丁质量出了问题吗?其实,小布丁、大布丁并不特指某一品牌的产品,而是一个品类的名称,市场上多家雪糕生产企业均有小布丁、大布丁产品

抽检中涉及的小布丁奶油味雪糕的生产企业东莞市新凯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回应媒体采访时称,此次检测仅是标签不合格,并表示已经更改了产品标签。

大布丁雪糕生产企业义乌市乐久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涉事产品不合格系因公司错误按照冰棒的标准制作了雪糕,“冰棒和雪糕的蛋白质含量要求不一样”,并表示已按照相关要求召回相关产品。

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1年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显示,2021年包括雪糕产品在内的冷冻饮品抽检29041批次,不合格率为2.04%。在雪糕市场整体价格上涨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对平价雪糕的需求日渐提高。价格亲民的雪糕产品检出质量不达标,反而引发网友关注。食品安全始终是食品企业生存发展的底线,无论高价还是平价雪糕,首先要把好产品质量安全关。只有生产经营符合标准要求的雪糕,才是对消费者负责。

选购冷冻饮品小提示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选购雪糕等冷冻饮品应注意以下几点:

产品信息应清晰
购买冷冻饮品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产品包装上应明确标注配料表、生产厂家、生产日期、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号等信息。

不要购买包装上没有产品信息或标签信息不完整的产品,这类产品可能存在产品质量控制不严格,以及产品微生物超标的风险。

储存运输要冷链
为保证冷冻饮品的品质安全,在其储存运输及售卖过程中,要求全程冷链保存。如储存运输条件不达标,出现温度反复升高和降低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冷冻饮品反复冻融,引起微生物大量繁殖。

尽量不选择反复化冻的冷冻饮品,避免食用后危害身体健康。

颜色正常无异味
有的冷冻饮品为了使颜色鲜艳,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能会添加过量的食用色素,应谨慎购买颜色过于鲜艳的产品。

食用前应注意产品是否有异味或腐败变质,遇到此种情况则不宜食用;若食用时发现产品含有异物,也应立即停止食用。

夏季食用掌握量
冷冻饮品虽解暑消热,但经常食用易引发胃肠炎等疾病,应适量食用,不可贪食。

消费者在选购雪糕等冷冻饮品时如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应及时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柳州市市场监管局等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 下一篇:没有了!